我國網絡安全產業始于上世紀90年代,最初是以個人和商業為主的toC市場,隨著一系列網絡安全事件的影響,國家越來越重視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網絡安全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逐漸轉變成為以國家和重要行業為主的toB市場。
過去十年里,網安產業加速增長,在產業規模、產業生態、企業成長和產業創新等諸多領域發生了很大變化。二十大的召開更為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期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做出了決策部署,我國網絡安全建設和網絡安全產業發展迎來新格局。
2022全國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網絡安全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基于2022年回收的網絡從業人員版 46.5679 萬份有效調研問卷撰寫而成,從政策環境、市場變化、服務供給、發展趨勢、創新平臺、協會作用等多角度了解從業人員的關注、期望、對治理的評價,探討推進行業發展的策略和建議。
本文將依托調查報告數據就網安行業當前發展狀況及困境、應對方法及路徑、未來發展趨勢等三大板塊進行分析解讀,與業界同仁共同探討。
數據顯示,從業人員對當前網絡安全行業市場的需求變化評價和2021年相比,正面評價下降了34.54 個百分點,負面評價上升了30.55 個百分點,向負面評價轉移。表示2022年網絡安全行業市場需求有所回落,行業發展受到一定制約。
多管齊下力求破局:
內外雙驅,政策發力+自主創新+服務支撐
數據顯示在當前疫情防控、經濟下行、需求不振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下,行業、企業、個人都面臨巨大壓力,從業人員對政府出臺更多推動行業發展的政策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期望政府加大扶助力度,推出更多支持政策支持行業的發展。特別在規劃引領、規范指導、措施保障、項目扶持、環境維護等方面加大力度,落實保主體,保增長的措施,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參與調查的從業人員對當前網絡安全產品與服務存在問題看法為:排前5位的為: 第一位是“體驗差”(選擇率 59.84%),第二位是“核心技術依賴進口”(43.17%)、 第三位是“創新能力不足”(42.71%)、第四位是“可靠性差”(42.57%),第五位是 “功能弱性能低”(41.51%)。和2021年相比,選擇率大幅上升的是“體驗差”,選擇率下降比較大的有“核心技術依賴進口”和“創新能力不足”,顯示從業人員的關注點轉向產品使用體驗方面。
與此同時,調查發現,2022年網絡安全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服務覆蓋面擴大。服務的滲透率第一位是資質認證(覆蓋率 65.59%),后面是職稱評審(63.23%)、技術培訓(51.99%)、繼續教育(44.85%)、比武競賽(43.94%)、政策宣貫(43.62%)、標準制定(36.80%)。和2021年相比,資質認證、職稱評審、比武競賽、政策宣貫、標準制定等服務項目的覆蓋率都有所上升,升幅較大的有資質認證、職稱評審和比武競賽等服務。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提供的服務的覆蓋面有了很大提升,但仍有三分之一的沒有享用過服務,增長空間還比較大。
綜上所述,危中有機,把握機遇,自主創新謀發展。雖然環境轉變,但也蘊藏著機會,發展的驅動力依然保持不變。在政策、企業創新、行業協會等服務平臺的共同驅動下定可轉危為機。我們看到,國家十四五規劃、大灣區、一帶一路、新基建、信創應用等戰略實施為行業發展提供巨大機遇,企業要積極布局,加快產品服務升級。行業內部要加強協作,互相支持,完善產業鏈和生態圈建設,抱團發展。
前景看好:
信心增加,打破封鎖向未來
當前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盡管面臨挑戰,但拉長時間維度來看,眼前的困難只是暫時的。
可以說,過去十年是我國網絡安全產業高速發展的十年,產業規模迅速擴大,技術創新更加活躍;展望未來,我國的網絡安全產業將進一步得到較快的發展,一方面,安全與斗爭成為時代強音,網絡攻防對抗是前沿和焦點,我國法律合規體系有望進一步完善,形成新的產業方法體系;另一方面,經濟建設全局統籌,網絡安全趨向集中化發展,網絡安全與產業應用將有望進一步深度融合發展。
如需閱讀報告全文,可至“網絡安全共建網“下載/查閱。